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与国同梦,献礼祖国”主题读书活动推荐书单

发布时间:2019-04-22   阅读次数:

本书以历史事件为经、时代人物为纬, 充分发挥非虚构类文学作品史实翔实、立论严谨的艺术特色, 全面深刻地展示历史风云, 探求历史大势, 着力剖析历史曲折中的根由原委, 弘扬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1911》将辛亥革命中大历史事件中所有深藏不露的细微之处一一揭开, 其震撼力远非虚构的想象所能及。作者王树增具备优秀作家的激情、想象, 与悟性, 同时又具有一个军旅作家的英雄情节、使命感和责任感, 还兼具一个学者的冷静、理性与学识。《1911》又是一本大书, 王树增继续构筑他心中宽广而有深度的中国近现代历史。


作者张纯如历时三年,向美国国家档案局、美国国防部等相关单位搜集了大量的历史绝密资料,查阅了相关的大学的档案、公开出版物和学术杂志中的大量文献记录,并实地访问上百位钱学森的同事、师长、学生、邻居、朋友以及他的儿子钱永刚,采用洗炼而故事性的笔法撰写而成,译文流畅,可读性强,给我们讲述了这位最严谨、最具科学精神的天才如史诗般传奇的一生。可以说本书不仅仅是钱学森个人成长的传奇史,也是20世纪百年世界史、世界航天发展史、中国航天发展史。


红色书信, 主要是革命先辈之间或他们与亲友交换看法、交流感情的亲笔信件, 留存至今则是真实的记载, 是宝贵的历史资料。这些红色书信, 恰恰是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史料。通过阅读这些红色书信, 可以看到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真实, 看到革命者有血有肉的思想活动和情感生活; 可以看到斐然的文采和悦心的文辞, 看到炽烈的政治追求和深情的牵挂; 可以打开尘封历史禁闭的大门, 再现已逐渐褪色的往事, 感知到一个个鲜活的崇高的灵魂; 还可以看到领袖褪去神秘光环回归朴实, 却更加立体让人心生敬佩……。说到底, 从中可以看到那颗鲜红的、彼时彼刻正在搏动。


本书叙述了中国自1840年到1919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胡绳对诸多广为人知的事件作了全新、独到的解读,如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的肯定,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总结,以及论述五四运动开启新的历史阶段的重大意义等。深刻阐明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各阶层及他们之间关系的新变化,展示了近代中国深切的伤痛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全貌,开创了历史研究的新方向。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发端宏大,锐意立新,开拓了近代史的研究领域。对史学界普遍关注、争议较大的问题,作者亦有独特见解。另外,还注重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分析,通过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呈现出的不同特征来考察政治生活、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变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汇聚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陈志武、孙立平……聚焦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新一轮的路径与战略,对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改革这一宏大话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从经济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从改革的路线图到改革的突破点,从人口红利到利益逻辑,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到政府职能转变,在《读懂中国改革》一书中,各路学者各自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回顾改革,前瞻国是,对改革动力来自何方、如何克服当前面临的阻碍、如何有效推进等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对未来改革道路进行展望、分析和设计,以期让民众读懂中国改革,成为大众把脉时局、改变命运的引路之作。,深入了解今日中国,把握未来走向。



本书重点阐述了,下一步改革的关键是什么?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想路径如何?《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特邀20位国内外专家为您一一解说中国未来改革的思路和可能

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对“文化大革命”历史教训的反思,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开始起步,并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四十年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历程,是一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画卷。中共党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政治》一书,广泛征引了中国内地正式出版的报刊、杂志、文献选编、文集、年谱等史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进行条分缕析的整理,将这幅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选编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开天辟地、北伐战争、八一枪声、霹雳一声暴动等内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五十多人到七千五百万人,从共产主义小组到新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何诞生、成长,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本书客观真实的笔法。细腻生动的再现。中国共产党从孕育、诞生到摇篮期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和危险磨难,对享受着现代幸福生活的我们来说,已难以想象。

 

本书共分为七章, 主要内容包括: 从理想映照现实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光辉历程 ; 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良方 —— 从维新到革命 ; 北洋时代 ; 青春中国的觉醒 —— 伟大的五四运动等。


本书从多个角度对五四以来的思潮与人物进行反思,试图澄清学界对五四的种种误读,对重建新的五四观进行初步探索:五四运动有哪些成绩和缺陷?五四是否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五四与“文革”具有内在联系吗?中共五四革命话语系统是如何建立的?毛泽东对五四总司令陈独秀的评价为何前后竟然如此迥异?保守主义者如何通过批判五四、反思现代性来彰显自己的独特身份?他们是如何以反现代性的方式追求现代性?国民党为何要夸大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影响力?如何理解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钱穆、贺麟等对于五四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为什么说胡适是一位问题人物,也是研究五四绕不开的人物?保守的人说他太激进,激进的人又说他太保守;共产党批判他,国民党也不喜欢他;陈独秀、李大钊、梁漱溟是他的论敌,又是他的朋友。

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报社联合策划“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专栏,邀请28位将校级军事名家分别从学术、制度建设、战略战术、文化等多种角度,从不同角度反思甲午战争的教训与启示,这些论述对我们重温历史,以及当代国家建设与国防军队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甲午殇思》将报纸刊发的27篇5000字删节版文章恢复成万字的完整版,新增3篇,并进行了严格的审定与修正,辅之以珍贵历史和文物图片。全书展现了当年甲午战争的历史细节,展示并分析比较了战争双方的国家制度、军队建设、战略战术、人物风貌、在外人眼中的形象等宏观、微观诸多方面,有助于读者详细了解整场战争的背景,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及眼下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书以中影股份领衔出品的电影《建国大业》为依据,用翔实的史料,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开国大典、组建联合政府、肃清匪患等重要历史事件,生动地反映了开国初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诸多方面。共和国诞生初期的辉煌印记,恢弘再现;领袖与人民大众协力开创中国的历史篇章,纵深记录。本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引领我们置身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更加深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本书为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最大的作品。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庞大的军队,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最终扩展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解放战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演绎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国际风云,政治智慧,时事洞察,军事谋略,军队意志,作战才能,作品具有宏阔的视角和入微的体察,包含着惊心动魄的人生沉浮和变幻莫测的战场胜负,尽展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的丰饶内容。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国家如何艰难新生的历史。


本书以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基础, 以邓小平决策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主线, 以鲜活的历史画面配以生动感人的故事, 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丰功伟绩。


本书以三卷的恢宏篇幅记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作品以战争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场战役为纵贯,以第二世界大战的国际视角全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第一次全民同仇敌忾、浴血山河所赢得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本书写作长达六年之久。

本书站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以重大战役战斗为轴,以重大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为经纬,突出反映并全景式地记叙1937—1945年这八年抗战中的主要战役战斗。对敌我双方统帅部的战役企图、计划,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和战役经过,都做了详尽的记叙,特别是对战役战斗结局及其经验教训,能从军事学术的高度给以分析、总结与点评。

该书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活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等国际背景,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旧社会错综复杂、恢宏牡阔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建立红色政权、率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伟大壮举,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

本书以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地区的剿匪斗争为题材,描写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精悍的小分队,在严寒的冬天穿插于深山密林之中,以惊人的大智大勇, 克服艰难险阻,终于彻底消灭了几股颇有实力的土匪武装。全书主要刻画了少剑波、杨子荣、刘勋苍等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惊险紧张,引人入胜。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无数英勇奋斗和艰难曲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这长达大半个世纪的中国革命,其规模之宏大、情况之复杂以及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彻底性,同世界上任何著名革命相比毫不逊色,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涌现出了一代叱咤风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可谓群星灿烂。刘少奇,便是他们中间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一样,是革命的领袖,既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雄才大略,同时又是人民的公仆,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他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载史册。


作者罗斯·特里尔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书中配有大量图片,使历史以真切可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全书以翔实的史料 (其中多为第一手史料) 为依据, 评述了毛泽东的一生。该书不同于海内外其他毛泽东传记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了大量俄罗斯档案, 进而在毛泽东与共产国际、苏共、苏联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关系方面颇有新说。阐述这种关系也是该书的一个中心内容。该书细致的描写了毛泽东与苏联领导人之间的关系, 并叙述了延安整风运动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与苏联之间的关系。


本书依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同志建国前的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和他所参加会议的大量记录;同时参考了同毛泽东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同志的访问记录、回忆录和当时的报刊资料,比较翔实的反映了他一生为革命奋斗的历程。

《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力求比较客观、系统地反映国外多年来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希望能够起到开拓理论视野、扩展思维空间、促进学术交流的作用。本书是该套丛书的一本,内容包括:易受影响的年龄、动荡不安的岁月、广阔的地平线、马克思主义者、第一次统一战线等。


本书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

本书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展现了二十世纪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


本书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杨沫,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县等地教书,后又在北京做过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在此期间接触了马列主义思想,并加入了共产党。这种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她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青春之歌》正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本书从“大颓大悲的民族悲史”着笔,从四川广安邓氏祖辈写起;16岁的邓小平怀着憧憬,出川赴法勤工俭学,历经艰辛,到45岁重回四川;这29年的岁月将他从一个懵懂的少年铸造成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本书讲述总书记奋斗的青年时代, 以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总书记,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对党一以贯之的忠诚热爱, 富民强国的抱负和担当, 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

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本书作者自1960年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收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他以详实权威的资料为基础,再现了周恩来具有传奇性的一生,分析了他的性格、气质和他的工作作风,以及他给新中国成立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一部全面、深刻又不失独特见解的著作。


编写周恩来同志的传记,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本书的主要资料依据是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周恩来同志数万件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和大量会义记录,还有原由邓颖超同志保存的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日记、作文和书信等。同时,广泛参考了当时各种报刊和许多同周恩来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员的访问记录、回忆录等。力求根据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比较翔实的信史。

本书介绍了周恩来在日内瓦、万隆、巴黎、莫斯科、新德里等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活动。周恩来运用现实主义精神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冲破了美国的遏制, 处理了与苏联的争端, 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恢复了中日邦交, 并为中国“独立外交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