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猜灯谜

发布时间:2019-01-14   阅读次数:

 文末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灯谜谜面,欢迎体验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灯谜的历史    

我国的灯谜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廋词”和“隐语”,这是灯谜的雏形。到了汉代“隐语”开始分化为两个方向。一类以描写特征为主的事物谜;另一类以文字形义为主的文义谜。到了魏代,则称为“谜语”。隋唐时期随着诗歌的兴盛,诗谜大量出现,并成为主流。从宋代开始,一些文人学士常在元宵之夜,将谜条张贴在各种花灯之上,吸引行人猜射,“灯谜”就是这样而来的。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辛亥革命后,灯谜形成了南宗北派两种风格,到了旧社会,由于谜家大都是士大夫阶层,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强调风雅,排斥民间灯谜。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灯谜活动更加蓬勃发展,谜材谜作日益完善丰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

   灯谜的轶事   

从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平时习惯以人的穿着打扮取人,见到绫罗绸缎的人就谄媚巴结,粗麻布衣的人则另一个样子,鄙视嫌弃。元宵前,近邻王少家穷无粮食,就去和“笑面虎”借点米好过元宵节,“笑面虎”见王少衣着褴褛,衣服穷酸样,别说借米,连大门都不开。

王少回家后,越想越生气,想要捉弄下“笑面虎”,于是在元宵节做了个花灯,并在花灯下面挂了张纸条,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提着灯笼就往“笑面虎”家去,“笑面虎”一看,花灯这东西稀奇,但也注意到花灯下挂着的纸条文字,越读越像是骂自己,便大怒,要去抢王少的灯笼,王少制止“笑面虎”说:我这是个文字米,谜底是“针”。“笑面虎”又读了一遍,似乎说是“针”也有道理,只无可奈何的关门回去了。

后来,每到元宵节,人们便在制作花灯,并在花灯下挂灯谜,慢慢的赏花灯,猜灯谜就成了元宵节,人们喜爱的一项活动了。

 灯谜的种类   

谜语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

谜面,是谜语的主要部分,是供人猜射的说明性文字。谜目,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给人指明猜测的方向。谜底,是谜面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谜语题材广泛,谜底涉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一般分为物谜、事谜和字谜三种。

1.物谜:以一件或几件物品为谜底的谜语。例如,谜面:麻布衣裳白夹里,大红衬衫裹身体,白白胖胖一身油,建设国家出力气。谜目:打一植物。谜底:花生。谜面:有个矮将军,身上挂满刀,刀鞘外长毛,里面藏宝宝。谜目:打一植物。谜底:大豆。

2.事谜:以处于某种动态中的事情(如动作、活动、事件、现象等)作谜底的谜语。例如,谜面:四四方方一块盘,里藏军马外藏人;没有听到枪炮响,口口声声要吃人。迷目:猜一件事。谜底:下象棋。谜面:十个人牵布袋,五个人钻进来。迷目:猜一件事。谜底:穿袜子。

3.字谜:以文字为谜底的谜语。这类谜语种类繁多,变化无穷。主要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多变的特点扣合而成。例如,他有你没有,地有天没有(打一字)——也。遇水则清、遇火则明(打一字)——登。

   灯谜的规则   

做诗有做诗的规则,它讲究押韵,做对联有做对联法门,它讲究平仄和对仗,猜灯谜也有二条约定俗成的规则:

第一,单纯的词汇解释或知识问答,不能算是灯谜,就算是谜语,也只能被看作低级的作品,例如:人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若以“山水甲天下”猜中国地名“桂林”,这纯属一种文字解释,毫无谜味。如果以“山水”合成“汕”字“甲天下”会意为“头”字,而猜作“汕头”,底、面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文句,却能互相搭配,岂不趣味盎然。

第二,谜面上的字,绝对不能在谜底出现,除非有标明露春格,否则,底、面不能相犯,例如以“普天同庆”猜店招“大家乐”很多人猜“全庆”。因为谜底已犯着一个“庆”字,这个答案就肯定不能成立了。

第三,有些灯谜,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例如:尧 加 火,才好煮熟饭。第四,有些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是影射字义,例如:臭,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

    

  方法    

正扣法:正扣法也称正面会意法或正猜,此法是根据谜面所表达的正面含义,不抄曲径,直接去领会、推理,从而联想出谜底。

例如:“猜谜的益处”猜影星“利智”,这道谜语 就是进行正面分析,理解为“猜谜有利于启迪智慧”而扣合谜面。以“择日乔迁”猜成语“改天换地”就是直接会意为改天换地址。

反扣法:反扣法也称反面会意法,此法与正扣法恰恰相反,是根据谜面的暗示,从反面去推理,寻求谜底。

例如:“暗语”猜俗语“不明白”以“必须制作优良产品”猜成语“不可造次”(解作不可制造次等货)底和面虽说法相反,但原义却是同一样的。

侧扣法:此法不是从正面会意,也非由反面猜射,而是由侧面衬托或由中间突出。

例如:用“早晚食斋”猜食物“午餐肉”,意思是早上和晚上才食斋,从而衬托出午餐是食肉了。以“进退皆忧”猜成语“乐在其中”就是解作进亦忧,退亦忧,便夹击出“乐”在中间了。

别解法:是利用汉字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改变本意,另作解释。使谜语妙趣横生,这种手法一向被推为正宗灯谜。

例如:拙作以“成人电影”猜成语“大有可观”,大有可观原,本解作内容丰富或很有希望,但这里则别解作“大人才有机会观看”,这是属于谜底别解。
    增字法:是给谜底或谜面增加某些字或字的偏旁、部首,组成另一个字或词。

例如:“更”猜成语“与人方便”意思就是“更”字增加“人”旁方成为“便”字,以“青”字猜常用 语二,谜底是“不放心”“难为情”,意思就是“青”字要放一个“心”字才成为“情”字,这则谜语的妙处是用反语来解答。

损字法:是把谜面的字去掉某些笔画而得出谜底。

例如:古谜“春雨连绵妻独宿”,猜“一”字意思是“春”天下雨就看不见“日”,妻独宿即“夫”不在“春”字去掉,“日、夫 ”二字成“一”字,以“个个不落后”猜简体字“丛”字,谜面前三个字别解都落掉后面一部分,成“人、人、一”三个字,合成“丛”字。

增损法:是同一谜语中,它结合了前面所述的“增字”和“损字”二个法门。

例如:“身残心不残”猜“息”字,以“身残”扣“自”字以心不残扣“心”字先损后增,扣合谜底“ 息”字。以“菜田锄草浇水”猜“潘”字,意思是先将“菜”字去掉草头,合“田”成“番”字,再浇“水”便成“潘”字,增损并用,趣味无穷。

组合法:是将谜面的字或有关笔画直接组合起来。

例如:“八九不离十”猜“杂”字,意思就是把“八、九、十”三个字不分离地加起来成“杂”字。以“心大一点”猜“态”字, 即是把“心、大,”凑合起来。
     分离法:与上法相反,把谜面的字划,折开分成若干部分,即成谜底。

例如:以“杂”字反过来猜常用语“八九不离十”也是一条好谜。以“莘”字猜成语“三十而立”也即是把“ 莘”字折开来扣合谜底。
    离合法:是综合上述组合及分离二个法门即将谜面的文字进行拆离然后组合之。与增损法近似。

例如:“梧桐半死清霜后”猜“霖”字,意为“梧桐”各取一半得两个“ 木”字合成“林”,“清霜后”将“霜”字清除后半截剩“雨”字两者再结合成“霖”字。以“春末夏初”猜“旦”字,也是以“春末”扣“日”字,夏的初始扣“一”字, 然后组合成“旦”字。
     参差法:是将谜面的字调整结构、重新搭配,组合成另外的字。

例如:“情景交融”猜“惊、晴”二字,将“情”和“景”的部位互相交换一半而达成谜底。
     移位法:通过移动某个字的部位而达到底面相扣。

例如:“晖”猜成语“晕头转向”就是“晖”的形成是由于“晕”的头部转了方向而达致。以“旭日悬空”猜“旯”字很清楚地是 将“旭”字的“日”字移动到上头去了。
    抵消法:是根据谜语的含义自行消掉某些字,使余下的字能促成底面相扣合。

例如:“废品不废”猜剧目“三岔口”,谜面“废”与“不废”相抵消,仅存一个“品”字,再将“品 ”字分离而扣合“三岔口”。这是一条属于谜面相消的谜语。
     包含法:是把谜面的文字找出共同包含的笔画或部首作为谜底。

例如:“提倡晚婚,个个有份”猜“日”字是指谜面第一句“提倡晚婚”四字,个个都有“日”字的份。“地没有天有,妻没有夫有,我没有你有,马没有犬有,”每一句都包含了一个共同的字,那就是谜底“人”字。
     漏字法:是选用有规律的词组、成语或常用语,故意地漏去一、二个字,谜底即以漏掉的字配合适当的否定词组成。

例如:以五金中的“金、银、铜、铁”猜中国地名“无锡”。以七色中的“赤、橙、绿、蓝、紫”猜成语“青黄不接”。更有人以“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猜“缺衣(一)少食(十)”都是属于这类漏字法。
     运典法:是运用人们熟知的典故,猜时,首先要明白典故的内容或来源,然后进行会意,才能轻易找到谜底。

例如:以“鹬蚌相争”猜保险名词“受益人”,原典鹬蚌相争,渔翁得 利,渔翁是人,所以猜“受益人”。再以“揠苗助长”猜成语“不能自拔”也是运用了成语典故。入谜最多的还是运用历史典故,“斩蔡阳”猜水浒人名二,谜底是“关胜,张清”,这是运用三国演义古城会的典故,说关羽斩了蔡阳,使张飞清醒,兄弟释疑,和好如初。
     问答法:是谜面提出问题,谜底则进行解答,但必须是曲解,才算是灯谜。

例如:以“如何是好?”猜体育名词“女子组”,此谜先将谜面解读成如何是“好”?谜底则回答必须是 由“女”和“子”二字组成。以“吧?”猜千家诗一句,谜底是“借问酒家何处有”, 原来,谜面的“吧”字要解作「BAR」的中文译名,而猜“酒家”,那个问号,正是「借问何处有」,扣合得相当有趣。

叠字法:谜面由叠字组成,结合计算法扣切谜底。

例如:以“泳泳泳泳泳泳”猜古人“陆游”。谜面六(大写陆)个“泳”字,“泳”即“游”也。以“林木森森”猜“杂”字,以 “人众从众”猜“仇”字都是属于叠字法。

排除法:就是排除易猜到的谜底,而明确指出应猜别的谜底。

例如:“一木口中栽,非困也非呆”,猜一字,谜底应排除“困”和“呆”,而只好猜作“束”字了。以“木字多一撇,不作禾字猜”而猜“移”字。

象形法:利用中文是象形文字,取其笔画,结构或部份或全部来比拟成某种物形。

例如:“人”象形为“飞雁”,“虫”象形为“孤帆”,“、”象形为星星、药丸、瓜子、泪珠等等。“双雁齐飞”猜“从”字,“三星伴月”猜“心” 。

  二十四节气猜灯谜线上体验  
1.谜面:有点骄傲 (打一节气)
2.谜面:桃园结义音已断 (打一节气名)
3.谜面:儿心骄傲母心忧 (打节气二)
4.谜面:一百减二 (打一节气)
5.谜面:雾散之后冰消融 (打一节气)
6.谜面:人离位心别愁 (打一节气)
7.谜面:雾中远山横,城头星点点。 (打一节气)
8.谜面:图中西北部 (打一节气)
9.谜面:相逢在雨下 (打一节气)
10.谜面:欲要前来,需先联系 (打一节气)
11.谜面:音书两地隔,盼君一相逢。 (打一节气)
12.谜面:极度恐惧,举旗投降 (节气二)
13.谜面:大可不必害怕 (打一节气名)
14.谜面:后天举行半决赛 (打一节气)
15.谜面:拆去图框 (打一节气)
16.谜面:千树万树梨花开 (打一节气)
17.谜面:与夫一别音书断 (打一节气)
18.谜面:雨后当别离 (打一节气)
19.谜面:儿时家境平 (打一节气)
20.谜面:增添人口心倍愁 (打一节气)
21.谜面:流水落花春去也 (打一节气)
22.谜面:元迎探惜各西东 (打一节气名)
23.谜面:勾出点点玉飞龙 (打一节气)
24.谜面:一人进入半决赛 (打二字节气)
25.谜面:沾沾自喜 (打一节气)
26.谜面:大禹建国 (打一节气)
27.谜面:集体平反 (打一节气)

 谜底公布 

1.谜底:小满;

2.谜底:立春。解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以会意法扣“三人”;“音”字可断成“立”、“日”。
3.谜底:小满,大寒;
4.谜底:白露。解析:“一百”减去“二”,“露”出“白”字。
5.谜底:雨水。解析:“雾”字散去后半部分,剩下“雨”;“冰”消融之后即为“水”。
6.谜底:立秋。解析:“位”字离了“人”,“愁”字别了“心”。
7.谜底:冬至;
8.谜底:立冬。解析:“图中”是“冬”,“部”字的西北部分是“立”。
9.谜底:霜降。解析:“相”与“雨”相逢,为“霜”字;“降”别解为“下”。
10.谜底:谷雨
11.谜底:立春
12.谜底:大寒,白露
13.谜底:小寒。解析:“寒”别解为“害怕”,大的不害怕,小的害怕。
14.谜底:大寒。解析:“天”字的后半部分,取“大”;“决赛”二字各取一半,即“寒”字。
15.谜底:冬至。解析:“图”字拆去边框,“冬”字就出来了。
16.谜底:大雪
17.谜底:立春
18.谜底:小雪。解析:“当别离”别解为将“当”上下分离,形成“小彐”。
19.谜底:小寒。解析:“寒”别解为贫寒。
20.谜底:立秋
21.谜底:夏至。解析:春去夏来!
22.谜底:春分。解析:“元、迎、探、惜”指《红楼梦》中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
23.谜底:小雪。解析:“玉飞龙”指小雪。
24.谜底:大寒。解析:“一人”合为“大”字;“半决赛”别解为“决赛”二字各取一半,即“寒”字。
25.谜底:小满
26.谜底:立夏。解析:“禹”是夏朝开国君主。
27.谜底:大雪。解析:“雪”别解为“昭雪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