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他山之石 >正文

他山之石

大连理工大学:“掌上迎新”开启新生第一天

来源:信息技术中心 发布时间:2015-02-22 点击量:

 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正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迈进,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其所承载的掌上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掌上应用必将渗透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大连理工大学自2013年开始建设官方移动应用“i大工”,2014年初开始建设迎新系统。掌上迎新系统是PC端迎新系统与“i大工”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充分利用“i大工”的集成构架,突出掌上应用信息展示服务的特点,把新生和家长、新生辅导员关心的信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展示,方便他们随时随地了解学校迎新工作的进展情况。

  结构设计

  掌上迎新系统依赖已有“i大工”移动平台,通过调用迎新系统外部接口,把用户相关的信息在Android手机、平板、iPad、iPhone上向新生和新生辅导员开放展示,通过“i大工”Web管理端可以对掌上迎新系统进行显示控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功能设计

  迎新系统承载了迎新工作的全部功能,包括前期的新生数据准备、分班分寝管理、报到现场服务、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的各个环节的功能。有些功能只适合在PC端完成,如分班、分寝、新生数据采集等,因此掌上迎新系统只选择了迎新系统中部分师生最关心的信息给予展示,既遵循“i大工”以信息展示为主的建设原则,又简化了整体协同建设的难度。掌上迎新系统包含的信息展示类功能如图2所示。主要有以下几类:

  个人信息早知道:新生可以查询学部学院、班级、专业、辅导员、代理班长、住宿安排等个人基本信息,使新生报到更便捷。

  同学、室友早认识:新生可以提前熟悉班级同学和室友,可以提前联系同学结伴到学校报到,使新同学见面不再陌生。

  报到地点自导航:新生不熟悉校园和报到地点也没关系,可以通过“校园地图”中的“路径规划”功能查找和导航,指引新生方便到达报到地点。

  同时,“掌上迎新”也为新生辅导员提供了新生信息、绿色通道、接站信息、报到率等查询功能,便于迎新报到现场工作的顺利进行。

  接口设计

  掌上迎新系统调用的接口分为学生类、教工类两类。为了简化外部的功能调用模式,调用方只需要通过两个通用方法完成两类功能的调用,两个方法都返回JSON格式的结果字符串。两个方法采用通用参数,包括:

  接口调用key:接口约定的调用key,用于判断调用者的合法身份;

  学号或职工号:学生或教职工的唯一标识;

  功能名:各自类别下可以调用的功能名称;

  功能参数列表:以JSON格式提供功能所对应的功能参数列表,若无参数为空即可。

  应用情况

  掌上迎新系统自2014年推出至今,访问量接近14万,其中新生最关注的内容是个人基本信息、班级和寝室信息。从访问时间段分析,掌上迎新系统的访问集中在每年的7、8、9月,这个时期的访问量基本占到了“i大工”整体访问量的1/3。

  未来展望

  掌上迎新系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尝试之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从整体运行效果来看,还是有许多值得改进和调整的地方。虽然此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从总体访问人数来看,每年访问的总人数基本上都在3000人左右,只占到新生数量的1/3,说明应用的吸引力还不足,一方面是持续改进优化应用的功能,使之更满足师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应用的宣传。

  同时,随着移动设备及其周边软件的不断变化,移动应用的调整更新速度变得越来越快。高校只有持续跟进这种变化,并适时对信息化建设策略做出调整,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移动设备服务于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作者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中心)